近日,《书画里的中国》第三季镜头对准北京北海公园,画家陈泽谦执起画笔,以传统山水画笔墨,让园内古建筑与山水自然在画中共生,带领观众沉浸式探寻这座皇家园林的庄重气韵与雅致意境。
 
作为皇家园林,北海公园紧邻景山、恭王府等标志性建筑,一砖一瓦皆含厚重文化底蕴。园内,翘角飞檐的古建筑、虬枝苍劲的古树与奇巧山石相映成趣,一步一景皆成画 —— 这恰是山水画 “建筑入景” 的鲜活范本。建筑作为山水之眼,与林木、云雾映衬,既点明可游可居的创作理想,又传递人文气息,让景致更具温度。
 
直播中,青年画家陈泽谦分享山水画创作心得:画山水重在画关系,而非孤立物象。为突出建筑主体,他对物象巧妙取舍:前方有特点的柏树细致刻画,后方杂树则以统一形态呈现;周边树木、石头等辅助元素,或以豪放笔触铺陈,为后续建筑精细描绘做铺垫,形成 “粗与细”“工整与奔放” 的对比,丰富视觉层次。在建筑描绘视角上,他提出山水画讲究 “畅游视角” 的思路,规避视觉的大仰视,而用夸张的俯视角度。这种类似鸟瞰的视角,能多角度、多层次观察建筑构造,完整囊括景致。如画园内小亭子时,以四分之三俯视角度呈现,让亭子与周边山水、树木搭配更和谐,画面更具整体感。
 
最终呈现的林间图景静谧悠远:画面中央,古朴亭子翘角似展翅;周围林木以浓淡墨色勾勒,层次分明;蜿蜒小径隐于林间,引向亭中;右下角小巧门楼与亭子呼应,让场景更完整。整幅画以黑白灰为主色调,凭墨色浓淡变化,将北海园林的幽静、古建的雅致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 
《书画里的中国》此次直播,通过北京时间 APP 实时呈现,让观众跨越 “看画” 与 “懂画” 的距离 —— 既见证山水画从构思到落笔的全过程,又随陈泽谦讲解读懂笔墨背后的园林美学与创作逻辑。当北海实景与画中景致映照,既让观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,也为传统艺术当代传播注入鲜活力量,让更多人在笔墨与景致交融中,读懂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